古人消暑时,也是经过房子改造来进行降温,相当于今日的“空调房”,古时被称为“夏房”。 先秦的“窟室”、秦汉的“凉房”、“凉殿”,到后来的“冰室”、“冰窖”,都是夏房。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:“檐步五举,飞椽三五举;柱高一丈,平出檐三尺,再加拽架。”这简略的建筑方法,里边有大奥妙。
在唐朝,皇宫中有专门消暑的宫廷,叫含凉殿。史书记载,室内和殿宇四周装置着水力转动的电扇,水管直通屋檐,转动的电扇将檐上流下的水滴激成大片的水雾。即使在酷热的夏天,含凉殿店内也凉爽备至。
水车宫廷:宫廷跨河流而建,在宫廷的后坡,一座巨大的水车,源源不断地把河水车上殿顶,然后到达降温的意图。 工匠们还在大明宫的四檐装上水管,把水引到屋檐上。凉水在屋上循环,四边有水往下淌,形成水帘,室内温度天然就下降了,并且降温作用极佳,到达“座内含冻”的制冷作用,成为了当时的“空调亭”。
《唐语林》卷四记载:“玄宗起殿……时毒方甚。上在凉殿,座后水激扇车,风猎衣襟……四隅积水帘飞洒,座内含冻。”由此可见,这种制冷设备使用天然水冷,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。
张仲素《宫中乐》诗云:“甘泉将消暑,台殿水光凝。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。
水木明瑟:
水木明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。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心,在映水兰香东北。为仿扬州水竹居。室内用西洋式水力机构驱动电扇。是我国皇家园林中“用泰西水法”水声造景的先例。
“林瑟瑟,水泠泠,溪风群籁动,山鸟一声鸣。”“水木明瑟”殿又俗称电扇房,将水引进殿宇,模仿西洋水法,使用水力推进电扇,既图凉爽,又有水声,泠泠瑟瑟。在酷热的夏天这里一直是帝后消暑的好地方。
屋内深井
老百姓不可能存下冰块,也不能用电扇,凉屋就跟别想了,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方法,就是打井。
除了纳凉,用绳子把果饮井中,还能起到冰镇的作用。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,居然还能想出这种招数,这大概是“深井冰”的最早由来吧。
文章源自 江门通风降温 http://www.jmzt.cn